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  

ayx网页登录:十种可拿来给猪消毒的消毒剂养猪户能了解一下!

来源:ayx网页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21 00:31:12

ayx怎么下载:

  经历了非瘟、新冠后,消毒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也是我们日常需要操作和注意的要点,消毒有时候看着“无用”,其实“意义重大”。

  说白了,消毒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以此来确保健康人、畜的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农村的养猪人,常用的消毒剂都有哪些,又该怎样使用比较科学?是我们都比较关心的,下面猪之事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下猪农常用的10种消毒剂,以及其的使用方法,供各位参考引用。

  生石灰本身不具有消毒功效,需将其兑水腐化生成氢氧化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石灰才具有消毒效果,可将其配制成10%~20%石灰乳,涂刷猪舍墙壁、栏杆、地面、粪池及污水周围等处,起到消毒的作用效果。

  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病毒、细菌等有杀灭作用,在0℃以下的低温,同样能杀灭病菌。用时可配制0.1%溶液用于喷洒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环境等消毒,也可用于带猪消毒,喷在猪身上,不会引起腐蚀和中毒,但是需现用现配,配制后应尽快用完,不能过夜。

  火碱又称氢氧化钠、烧碱等,火碱对病毒和细菌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3%的火碱溶液用于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等消毒,并能用于传染病污染的场地、环境的消毒,但严禁带猪消毒,以防止腐蚀烧坏猪的皮肤。

  其实,这个就是甲醛溶液,我们在消毒上通常习惯性地称之为,而不叫甲醛,其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可使蛋白质变性,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日常用2%~4%的甲醛水溶液用于喷洒墙壁、地面、护理用具、饲槽等消毒,1%的水溶液可做猪体体表消毒,40%的水溶液亦常用做猪舍的熏蒸消毒,但是操作起来要求严格,防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漂白粉也称为含氯石灰,其是一种白色粉末,带有剧烈氯气味,有强的杀菌作用和除臭能力。可用10%~20%的漂白粉溶液,用于猪舍、运输猪的车、粪便、土壤、污水等的消毒,1%~3%的澄清液用于食槽、水槽、用具等消毒。

  高锰酸钾又称过锰酸钾,其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细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常用0.1%溶液,用于猪消毒、化脓疮、溃烂疮处冲洗消毒等。

  又称煤酚皂溶液,拿2%的来苏儿水溶液用于器械、创面、手臂等消毒。3%~5%的溶液用于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用具、场地等的消毒,因为毒副作用小,也可以带猪消毒。

  市场销售的酒精常为96%,用水配制为70%的酒精,消毒效果较好。70%酒精浸泡脱脂棉块,便制成了常用的酒精棉。其具有溶解皮脂、清洁皮肤、杀菌快、刺激性小的特点,大范围的使用在注射针头、体温计、皮肤、手指及手术器械的消毒,是猪场必备的消毒药。

  聚维酮碘为广谱的强力杀菌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及霉菌孢子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一般制成10%的溶液,用作消毒剂。0.1%浓度2分钟能杀灭结核杆菌;0.2%浓度10分钟就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3%浓度2小时能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和蜡样杆菌芽胞。

  这是一个农村用的土方法消毒剂,草水灰2千克、水10千克混合,煮沸2小时,用麻袋等物滤过,备用。用时加2倍热水稀释,用于喷洒或涂擦猪舍地面、栏杆、用具、污染场地等的消毒,本品是一种碱性溶液,杀菌力很强。

  这10种消毒剂是养殖场使用较多的,想必,这些消毒剂你也在使用吧,你用的有哪几个?如何更科学规范使用,相信你看过本文后,就一目了然了,日常饲养管理中,通过做好简单的消毒防疫,能极大地确保猪群整体的生物安全,是一件很重要、很值得做的事。

  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生产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在养殖过程非常关注,但也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霉菌毒素问题日趋严重。

  导致霉菌毒素滋生的原因很多,如极端天气引起田间霉变;散种散收模式不能快速干燥;粮食副产物大量使用;陈化粮使用;采用预混料的场户自配料无法检验等。

  霉菌(mold)指的是能够形成繁茂分枝的丝状真菌,霉菌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某些霉菌在基质(原料、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

  1、仓贮性霉菌: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黄曲霉菌为主,分泌黄曲霉毒素。

  2、田间霉菌:通常是指作物未收割前便已感染的霉菌。此类霉菌在低温度的环境中也会繁殖,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生长。主要有青霉菌属、麦角菌属、梭菌属(镰刀菌属),分泌桔霉素、麦角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等。

  (二)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超过了300种。其中最常见的、与畜牧业最息息相关的,是这三种霉菌产生的6种毒素:

  在实际生产中,最防不胜防的是:高浓度霉菌毒素污染所导致的临床急性症状并不是主体问题;更常见的,是长期的、低浓度的霉菌毒素给动物带来的亚临床症状(如生长性能直线下降、免疫抑制等),这是对动物健康和生长、生产性能实实在在的威胁,特别是对生长周期比较长的动物如母猪、种猪、种鸡(鸭)、蛋鸡(鸭)。

  只有少部分毒素以游离形式存在(常规方法测定部分),大部分与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等以结合态形式存在(常规方法检测不到)。添加消化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结合态霉菌毒素的释放,从而表现出毒性反应(山东农业大学林海教授)。

  在饲料原料的储存、以及饲料的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都可能遭受霉菌毒素的污染。它们通常无色无味,单凭肉眼根本没办法判断其在饲料中的含量,即使外观看起来质量很好的饲料,其中毒素含量也可能很高(结合态毒素)。

  1、混合稀释法:将霉变饲料与未霉变饲料进行简单地混合,以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浓度。该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但未从根本上处理问题,饲料中的毒素依然存在,仍可被动物吸收,导致毒素在动物体内的积累而危害健康。

  2、化学降解法:采用氢氧化钠、氨、次氯酸钠、氯气等化学物质对霉变饲料做处理,使毒素分解,以降低毒性。该方法缺点是成本比较高,操作困难,特别是在处理时营养的东西会被破坏而使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降低,因此无法在饲料的生产中采用。

  3、微生物讲解法:有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可以降解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该方法在现有的研究水平上操作困难,成本比较高,尚无法达到工业化阶段。

  4、物理吸附法:即在饲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使毒素在经过动物肠道时不被动物所吸收,直接排出动物体外。

  但是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是有选择性的,而且吸附能力有限,同时还会吸附一些营养素(比如维生素等),虽说是目前饲料工业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毒素处理方法,但效果不理想。

  5、体内降解法:通过在饲料中外源添加龙昌胆汁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的降解或排泄。饲料中直接添加乐畅胆汁酸,配伍吸附剂,可以全面的解决霉菌毒素问题。

  胆汁酸从何而来?胆汁酸是由肝细胞通过胆固醇合成的,是胆汁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肝脏解毒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1、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分解、结合和脱氧作用。如氨是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它的解毒主要是通过在肝内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体外。有毒物质与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可变成无毒物质。

  2、分泌作用:一些重金属如汞,和来自肠道的细菌,可与胆汁酸结合随胆汁分泌排出。

  3、吞噬作用:肝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枯否氏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起到了吞噬病茵保护肝脏的作用。

  4、降解作用:肝细胞合成的胆汁酸可以降解内毒素,结合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具有亲脂性),使内毒素、霉菌毒素转变成无毒性的物质,随粪便排出体外。

  1、胆汁酸通过肝肠循环,刺激肝脏合成分泌更多新的胆汁酸,致使很多药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随胆汁分泌排出,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2、胆汁酸结合内毒素(LPS),使内毒素失去活性,不被吸收,降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从而保护肝脏免受内毒素的损伤(内毒素降低了霉菌毒素DON~呕吐毒素致细胞因子反应的剂量,提高了DON的毒性作用,提高了机体对毒素的敏感性加)。

  3、DON(呕吐毒素)和FB(伏马毒素)可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IL-2、IL-4、IL-5、IL-6和TNFα)的分泌,胆汁酸通过抑制促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抗炎性因子(II-11β和TGFβ、TGFβ1、TGFβ2)的分泌表达,防止炎性反应,保护肝脏。

  4、胆汁酸作为调节因子,激活胆汁酸敏感核受体(FXR),具有抗酰胺化特点,起到抗胆汁淤积、抗肝纤维化、抗炎作用,保护肝脏。

  5、胆汁酸中的脱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提高胆固醇的溶解性,使胆道畅通,消除胆汁淤滞,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

  6、胆汁酸能大大的提升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清除脂肪氧化、内毒素、霉菌毒素给动物机体带来的过多的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保护肝脏健康。

上一篇:亚洲视频一一二一 MBA智库

下一篇:猪场必备的我国养猪网消毒剂你有几种?放多大浓度才干杀死病毒?

推荐产品

产品创新

版权所有:ayx网页登录

辽ICP备16006618号

联系我们

电话:400-1788-400

地址: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号街5甲1号

邮编:110027

ayx网页登录